“当π遇见AI——3·14世界青年科学家国际π文化节”召开
温州作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,倾力打造青年科创高地、青年创业高地、青年文化高地、青年健康高地、青年幸福高地,让温州成为全球青年的向往之地、荟萃之地、成就之地。面向青年群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,为青年交友交流搭建平台。
3月14日,正值国际数学节/π节,世界青年科学家π社区举办了“当π遇见AI——3·14世界青年科学家国际π文化节”。80余位专家学者、企业家以及各国青年留学生代表齐聚一堂,立足“π”精神,从数学底层角度出发解构时下热议的生成式AI,通过学术演讲、π圆桌、趣味比赛等形式,以前瞻、多元的视角生动演绎“数学与AI融通的未来”。
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章秀伟现场致辞。π社区FELLOW、清华大学博士、浙江大学博士后于静作为青年学者代表发言。
会上,共青团温州市委员会书记张呈念向IBM合伙人、比利时鲁汶大学工学博士宋志伟等颁发了π社区FELLOW聘书。市科协副主席章秀伟向Stephen Akiti博士,Pinata Winoto助理教授,Man Kwun Chiu助理教授等10位专家颁发了专家库专家聘书。π社区FELLOW及专家库专家们将借助π社区平台,围绕科技创新、国际交流合作等内容开展跨领域、跨学科的深层次对话,共同为温州建设贡献“青年智慧”和“青年力量”。
随后,世界青年科学家π社区、浙江大学教授潘纲、侯海龙博士,以及UK-CARE中英资源与环境协会、科大讯飞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等单位,还在会上共同成立了温州AI产学研联盟。该联盟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产学研战略合作,促使产学研合作成为变革科创的新动力,在温州探索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。
温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洪振杰向现场观众分享了关于“AI时代数学家之乡人才培养路径的思考”。他认为科学的本质是数学,AI时代温州数学之乡的重要性越发突出,他建议温州基础教育阶段要更加重视数学,推动数学家摇篮工程,数学优生计划,数学小论文,办好数学论坛、数学社区、数学馆、数学基地。
“自闭症儿童可能不善于和人沟通,但是我们可以利用ChatGPT作为自闭症孩子情感化培养的治疗手段。”在圆桌对话环节,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执行秘书长、中科院高级工程师王猛、IBM合伙人宋志伟、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博士汪志华以及肯恩大学计算机系教授Tiffany Tang进行了“共话ChatGPT,对话数学与AI”的主题讨论。
圆周率的六位近似值为3.14159。15时9分,现场嘉宾共同庆祝π节,一起品尝了“π”时刻。据说吃下一个完整的派,从此以后就可以不用再为数学成绩而秃头。现场还进行了寻找生日π位:你的生日出现在圆周率中;欣赏π、AI主题艺术展;记忆“π DAY”:圆周率记忆大赛等趣味活动,热闹非凡。
本次活动由世界青年科学家π社区主办,共青团温州市委员会、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,共青团鹿城区委员会、温州肯恩大学理工学院、温州市软件协会支持。